春花秋月何时了书法?

武青霞武青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其实很久之前就写过答案的,不过现在已经被知乎删除了。 在这里,我会重新组织语言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何时了”这三个字的写法以及含义。 “春”“花”“秋”“月”这四个字都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虞美人》(也叫《虞美人令》)。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的第一个“春”是动词而不是名词(这也是整首词的第一句),而这里的第三个“春”才是名词;另外两个“花”“月”都是名词。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词中这个问句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春天的脚步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那么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也应当遵循这一意思,把“春”“花”“秋”“月”当作四个单独的词来书写,这样才能保持整首诗的原貌。

至于最后的一个“时”字,我们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后面会讲到它的用意和作用。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 这首词一共五十六个字: “春花秋月中,有多少个凄凉的夜晚啊!”(“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往事如今还历历在目哪!”(“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夕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旧时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东流去”)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题主能够完整地背出这五十六个字并且能读出来,相信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已经十分深刻了。 而对于一首诗词而言,除了它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格式和结构。 在上面这些文字里,我反复提到了几个关键字眼——“小楼”“东风”“故国”“明月”“朱颜”“春水”等等...这些字眼在诗句中出现的位置、顺序甚至数量都有讲究,如果换一下,这首诗就会失去它原有的韵味。

比如我们把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改成“夜”,那么第二句就变成了“春风一夜吹倒西楼角”,明显不对味儿嘛~ 再比如我们把第三句中的“又”改成一个“今”或者去掉,那么这首词就会变成这样—— 小楼昨日又东风,故国不堪回忆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依旧,只有红颜却已非! 问君又能有几许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整体上看这两首诗还是有些差别的吧?

优质答主

写得很好,我觉的比“一江春水向东流”更好听。 读起来上口,不押韵,感觉像古诗。

但我觉得这样的诗才是最美的!有韵味! 我觉得诗词应该保持古韵吧(其实现在有些古体诗也这样写),用现代的语言来写的词句和格律都不好看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