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杜著有什么作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青年时出游蜀地,周游长江、黄河上游,早年在绵阳、重庆、武汉等地漫游。二十四岁出蜀,随即周游洛阳、太原、齐鲁等地区。天宝元年(742年)因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到两年就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入狱,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得返,晚年飘泊困苦。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风格独特,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少时博览群书,既信道,又信儒,又信佛,又游侠。他性格豪放,不受拘束,蔑视权贵,反抗传统和追求自由是他诗歌里最主要的思想情感。李白热爱自然,常在诗中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善于把感情渗透到景物中去,而且擅长在描写自然中表现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孤傲、豪放的性格。他善于吸收民歌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语言活泼生动,用字不拘一格,不刻意追求韵味,形成他特有的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秋浦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二十四岁起,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漫游了十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在洛阳遇李白,次年两人同游山东。天宝三年(744)秋,两人在山东第二次相见,并同游山东、河北。次年在东鲁分袂。天宝五载(746)至京兆(今陕西西安),困顿了十年,于天宝十四载(755)获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因安史之乱爆发,逃往奉先(今陕西蒲城),途中华县县令不接待,乃作《悲陈陶》、《兵车行》,表达对安史叛军的愤恨和对人民的同情。至冬,杜甫家眷留困在长安,他赴奉先途中作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诗中揭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人间矛盾。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杜甫奔往凤翔,受肃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营救房琯被肃宗放还鄜州(今陕西富县),客秦州、同谷,在去成都途中写了《发秦州》、《述怀》等名篇。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末到成都,经友人相助,于成都西郊外筑一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上元元年(760)至广德二年(764),杜甫一直在成都,其间常到新津、彭州、眉山等地游览,写下了《望岳》、《春夜喜雨》等千余首诗。广德二年,严武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任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因战乱影响,不得安宁,于永泰元年(765)携眷离成都经渝州、忠州至云阳(今湖北云阳),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今奉节),住两年。又从湖北转湖南到长沙、衡阳、耒阳等地。大历五年冬,死于由耒阳至长沙途中舟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在洛阳、吴越、齐赵一带游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之后,便在京郊困守多年。安史之乱爆发,他饱尝了战乱带来的种种苦难,见到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他与人民生活在一起,写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系民生疾苦的诗篇,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体味到人民的痛苦,加上他的创作态度严肃、刻苦,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因此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诗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屈原以来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浪漫主义精神交相辉映。
杜诗的体裁,各种形式均有。古乐府、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在五言古诗中,有长篇“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三别”代表了杜甫五古的成就和现实主义创作的卓越成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七绝如《江南逢李龟年》、《绝句》等,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才华。
杜甫到四川,历时八年,期间写下700多首诗歌,占现存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他在成都的杜甫草堂,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人文景观。现在我们四川还有杜甫晚年流寓的渝州(现重庆)、忠州和云阳,还有他夔州的奉节居住过。他的故居和祠堂仍存,时时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以写实和反映民生疾苦为主调,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代表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羌村三首》;《哀江头》;《北征》。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