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没有三十两银锭?
银元宝,又被称为金砖,银锭或银饼。但“金砖”并不一定是金子做的,“银块”也不一定是银子打造,金或银的“砖块”“马蹄”等只是一种形状。银元宝,是我国过去的一种货币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自明代起至清代,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的货币制度。银子可以通过铸造,或者称量的两种形式来流通。铸造银币从乾隆朝末期才开始推行。早期,人们主要使用“银锭”。银锭的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各地的款式各不相同。但是,最常见的形状主要有两种。“锞子”和“元宝”。元宝又分为大小两种样式。形状像一马蹄的较小一点的称为“马蹄元宝”;另一种相对较大的称为“秤元宝”(或称大元宝、大秤)。常见的元宝有十两和五十两重的,银子的珍贵性及私有化使银元宝都打上了各个银号的印记。银元宝上刻写的字内容大致包括:发行银号的名称,所属地名,成色,重量,年号,匠人名字。除了汉字外,有的上面还有满文和蒙文。
五十两者为大锭,常用于官府之间,官与商、民间的巨额支付。十两以下中、小锭行用于民间,作为日常交易和私款之用。银锭的形状和大小在各地并不一样,大的15~50两,小的二三钱。由于银锭是银币的一种形式,所以银锭也是具有一定的增值性。银锭属于文物,不在金银产品流通的范围之内,只能在文物市场内进行交易。银锭的市场价格是按照“克”来计算,而不是按照“枚”。一枚的银锭通常为五十两,成色为94%-98%左右。每“两”的重量为36-50克左右,根据大小不同而不同。所以,一枚银锭的纯银含量应在1440-2400克之间。通常其市场价格一般在400-700元/克。一枚五十两的普品银锭大约在70万-100万元左右。银锭的价值差别较大,一般品相好的,年代久远,存世量少,有特色的银锭,价值较高。如果能遇上民国时袁世凯、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的批注银锭,这可就得“看缘分了”。从存世量来看,清朝时期的五十两大锭比明代的五十两大锭更多一些。但是清朝后期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存世量要多于清朝早期。虽然从级别上说,清早期的五十两大锭价值更高,但事实上清晚期的大锭价值其实比清早期的要贵。“因为清晚期的大锭存世量更少。在我们南方,清早期的大锭比晚期的便宜。”而目前清晚期存世的五十两大银锭多数是云南、山东产的,但存世的安徽、四川等地清晚期五十两大锭十分稀少。这两省的五十两大锭基本上为收藏品市场的清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