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椅子中的腾是什么?
我们在说椅子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件重要的部件:腾。腾在清代是非常重要和常用的一个构件,并不是所有的椅子都会有腾,只有靠背倾斜度比较大的扶手椅才会有,在靠背的后面。
腾的作用是防止人从椅背上往后仰的时候把靠背给压掉。腾是依靠什么来发挥作用的呢?是依靠自身的刚度,本身就像一根木头梁一样。所以,我们能看到清代家具在做腾的时候一般都非常硕大和厚重,在视觉上也会强调它的存在。这种腾我们称为硬腾。硬腾在清代家具上是很常见的,比如圈椅、玫瑰椅都会有。
还有一种腾是软腾,它是依靠一种拉力来防止靠背受压被破坏,而不是通过刚度。软腾在明式家具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常见的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都是软腾。
软腾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在靠背后面的腿足上挖两个榫眼,然后用一根绳子或者藤从榫眼中穿过去,在上面再加一根木轴,木轴的直径要大于榫眼的尺寸,这样就防止了木轴从榫眼中脱落。然后坐在椅子上的人如果往后仰,木轴就会从木轴上面的榫眼处直接拉住靠背,从而防止靠背受到破坏。软腾制作起来比较简单,制作出来也比较美观。所以在《鲁班经匠家镜》等书籍当中都有软腾的做法,但是却没有硬腾的做法。清代硬腾的出现是跟制作技术、审美偏好还有制作心理等有关的。
一般情况下,硬腾使用的是整块木料,而软腾用的是一根木杆,所以从用料上来说软腾比较节约。清代硬腾的大量使用跟当时喜欢用料讲究、不惜工本的制作心理有关。从制作技术和水平上来说,硬腾的制作要难于软腾。硬腾因为是整块的木料,在制作的时候,如果木料尺寸过大,那么就不能一次就直接用开料的方法把它开成腾的尺寸,而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开料才能完成。所以在费料的同时还要废工。同时,硬腾因为是整块木料,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也不能进行尺寸的拼接。如果整块木料有朽木或者死节的话,在制作时就不能采用避让的方式,而必然会影响到硬腾的纹路的通顺和美观,而这些问题在软腾上就得到较好的解决,因为它是一根木杆。
从审美角度来看,硬腾粗犷、憨厚、庄重,而软腾轻巧、流畅、秀丽。硬腾的风格符合满清贵族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而软腾的纤巧秀丽的特点,显然符合汉族文人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