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舍铜拐杖多?
清代是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武侠小说多描写清代的武林故事。不少小说中提到,当一位武林高手去世无以凭吊纪念时,则会以该死者的武器作为纪念并传给后人珍藏。于是,许多习棍为艺的武林高手死后,他们手中的铜棍便世代相传下来。棍类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武术器械,因此以铜棍为拐杖较多,且以明清以后为多。如上海中华武术社社长杜心武使用的一根铜拐杖,其父杜殿杰曾为著名摔跤手。
清代的木制拐杖同样十分流行。木制拐杖在当时作为贡品出现,称为“扶手杖”或“扶官手杖”,清王朝规定三品以上文官用“朝觐板”,以杉木为之,黑漆,裹竹节式红牙,四品以上武官用“摆鱼板”,以沉香木或红木为之,乌木金环,只有二品大员、亲王才能用玉柄拐杖。清王公大臣上朝或谒见时,须手执“扶手杖”。由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当时有严禁“布衣非命者执杖”的制度,不准百姓用“扶手杖”,因此木制拐杖在民间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