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朝艺术作品有哪些?

赫连美阳赫连美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四百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隋代还都有一定发展。如中央行政机构的三省制、地方行政的三刺史制、征发民力的“上方令”和选举的“五品之议”等。所以,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

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需要,隋代建筑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统治者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十分活跃。建筑的发展,促进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隋代统治者利用丰富的物质力量,大兴土木,他们在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修建了大规模的宫殿群,造成许许多多辉煌壮丽的建筑。在隋代仅两京所建佛寺就有三百多所。此外,还修建了五丈高的五层舍利塔(建于大兴城中)和九层、高100米的木塔(建于洛阳城南)等。巨大的建筑事业,推动了以建筑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绘画与雕塑的创作和大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从大量、浩繁的宫殿、佛寺的工程实践中,又提炼、概括、总结出了建筑艺术的规范化法式,为唐代建筑的繁荣奠定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当然,隋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又促进了以建筑装饰为主要目的的绘画和雕塑的发展和繁荣。唐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唐帝国国势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它不仅是一个以中国内地农业经济为主、兼有草原、绿洲、海陆贸易经济成分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还是当时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

唐帝国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雄伟壮丽的建筑,辉煌灿烂的工艺,促进了唐代造型艺术的全面兴旺。随着国力的强盛,统治者为了扩大、夸大国威,更加积极提倡和推动各种艺术的发展。唐王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经验,加强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使国家机器比较合理和有效地运转,推动了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唐代的科举制度,为封建国家培养和选拔了大量人才,尤其是文治方面的能人,为巩固和加强唐王朝的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唐代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建筑雄伟,工艺精湛,又为当时的造型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因此,唐代艺术思想活跃,风格多样,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具有高度的气魄和想象力的博大风格。唐代艺术之所以能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文化艺术的先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唐代初期继承了南北朝后期北周和北齐的造型艺术和思想。在造型艺术上,它既一脉相承地继承了北齐、北周时期绘画和雕塑造型准确有力、宏伟深厚、浑穆健庄的特点,同时吸取了北周、北齐艺术中富丽热烈、开朗放逸的风格,形成了气势宏伟、浑厚博大、热情奔放、刚劲健壮、典雅优美的艺术风格。它是从长期分散割据中走出的、富于浪漫进取精神和健康开朗的时代性格的映象。唐代艺术的成就不仅影响和决定了以后宋、元、明、清的中国造型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的发展道路,而且对周围东方(日本、朝鲜、新罗、越南)、西亚和东欧各国的艺术影响很大。

由于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能具备巨大的规模和高超的技艺。同时,由于国家的强盛,使上层统治集团能任意征集全国和国外的能工巧匠,从事于为他们服务的艺术建设。所以,唐代艺术(包括绘画和雕塑)的规模之宏大,影响之广泛,技艺之高超,成就之卓越,都是空前的。初唐时期

初唐时期自唐王朝建立至麟德元年(664年)前后,是唐代艺术上承北朝和隋代,发展至盛唐时期的过渡阶段。唐初的绘画和雕塑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继承发展了南北朝后期和隋代的特点。如描绘佛教故事的《涅槃经变》、《弥勒经变》、《善事太子经变》等,还有传统的装饰图案等,都继承了北朝后期的风格。

在雕塑艺术形式上,大都是由“释门三绝”之一的雕塑家、工艺家尉迟乙僧及其家族和来自外国的艺术家所承担完成的。《大唐西域记》:“王(康居王)有二子:一曰王子婆塞康,二曰公主苏伽蜜多,并善图画,颇得父绪,传其遗则”。贞观初,王子“率其妹至京师,太宗甚礼异焉,仍处禁中,令与诸画家图画昭陵石室,仍赐甲第,待以优礼。俄而弟婆塞康自其本国亦至京师,皇太子亦令图东宫壁画,仍赐第东都之南。其妹苏伽蜜多妹亦图画昭陵西庑,乃赐田宅于京师崇仁坊,又于东都开化坊赐宅一所。及诸王第宅,亦恒令图画,赏赍甚厚,誉重当时。”尉迟乙僧所率领的艺术家族,在创作上有突出的“外国风”特色,他们“工大像”,造型厚重,人物“屈伸之态,出人世人”,衣纹用笔细劲圆润,类似“屈铁盘丝”、“曹衣出水”的笔法。色彩浓郁瑰丽,多用矿物研淀颜料(如青绿、朱砂等)。这种风格,在唐初及以后的初、盛唐时期石窟壁画和石窟雕塑中都有杰出代表。如克孜尔千佛洞、炳灵寺石窟、莫高窟、榆林窟和天龙山石窟等许多地方。由于唐帝国在初盛时期对内加强中央统一,对外实行扩张和兼并,巩固了统一和疆域的辽阔,所以使中日文化艺术交流、陆海丝绸之路的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空前发达和昌盛。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高超的艺术技艺,从而推动了包括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发展。

盛唐时期

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至天宝年间(742年——755年),是唐代艺术的全盛时期,即中国封建社会艺术上的全盛时期,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此时佛教已发展成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信奉的主要宗教之一,唐朝更成为亚洲东部文化和“佛教之都”。因此,反映这一社会精神状况的艺术十分发达。这时的艺术已摆脱了初唐时期承袭和探索的阶段,而在初唐和盛唐前期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它一扫六朝古拙之风,形成了“塑如初春之柳,描如晚(晓)月之云”的新风貌,即具有高度的技巧表现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在形象思维基础上塑造了具有典型化特征的形式优美、生动传神、富于个性的形象,使盛唐时期的艺术达到空前的精美阶段。这一时期,壁画、雕塑、线描、人物、动物、山水画、装饰图案及建筑、工艺、音乐、舞蹈等艺术高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在规模上具有浩瀚宏伟、壮观神奇的气魄,在整体风貌上具有阳刚刚劲、壮丽豪放、热烈明快、灿烂辉煌、蓬勃向上、热情奔放的风格,在形象气质上呈现出妩媚典雅、健壮丰腴、气度雍容、情思饱满、温柔华美、和顺欢娱、热情大方的风韵。在形象塑造方法上,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用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塑造具有典型化的形象。在表现手法上,构图丰满而谨严、洗练而完整,线条浑穆圆融、流畅轻快、沉着劲利,设色富丽而和谐、浓艳而悦目、纯净而匀丽、晶莹而灿烂。

盛唐时期不仅出现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绘画、雕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画圣”吴道子、“初唐四杰”(阎立本、尉迟乙僧、张孝师、董伯仁)、“开元四家”(李思训、王维、毕宏、杨虔礼)、“丹青神化”(曹霸、韩干)、“吴带当风”、“有唐第一”(吴道子)等,而且绘画和雕塑的各种形式和风格也空前繁多,在数量上达到空前浩瀚的繁盛局面。盛唐雕刻成就也是继北朝石窟艺术之后又一高峰,在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巩县石窟以及太原、平遥、正定等地都有很多精美的“曹衣出水”风格的雕塑作品,表现手法也十分简练传神、自然逼真,是南北朝石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盛唐时期不仅中国国内的雕塑艺术空前繁盛,而且在当时中日文化艺术交流中,唐朝对日本的巨大影响使日本的雕塑水平也获得长足发展。中晚唐时期

在盛唐艺术达到高峰后,到了“安史之乱”(755年开始)中期开始逐渐衰落。它经历了从衰落到振兴、再由振兴到衰落的过程。在艺术风格上,从大放光彩的壮丽豪迈、热烈欢腾、明快乐观之风转为沉郁暗淡、哀婉悲壮之风,转为追求“闲和严静”“静谧优雅”的形式美。从“绮错婉媚”的热烈奔放转为“柔美清丽”的恬静端庄。在表现手法上也逐渐追求工巧精炼,形成“精工细丽”、“曲尽其妙”的风格,并进而趋向细腻纤丽和拘谨造作。例如,佛教故事画中突出这种转变过程的“维摩变”,由前期不避讳帝王将相的死亡而热烈奔放、自由自在地宣扬涅槃,转变为以表现居于室内无忧无虑地谈玄论道的情景;前期多表现“病愈”的维摩诘,后期多表现“示疾”的维摩诘。如莫高窟159窟的主室北壁的“维摩诘经变”(8世纪末至9世纪初),其画面构图既富有浪漫主义情节,表现了天界净土,又表现了现实人间。在室内中央置有方形平台,其上立幢幡、安香案,案后是施主供养人和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上空有手持莲花(象征菩萨化生)的胁侍菩萨、飞天在迎接从维摩诘头部升出的佛光。佛光内站立一弥陀佛,这是象征着维摩诘(即菩萨)的神往净土世界和西升极乐国土。整个画面既具有热烈绚丽的色彩,又具有沉静幽妙的境界。

唐朝自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5年)年间进入全盛时期后,随着社会上政治、经济、军事上尖锐矛盾的逐步激化,“安史之乱”爆发。由盛唐到中晚唐,绘画和雕塑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高潮”与“低谷”起落和反复的过程。在绘画和雕塑内容上,由宗教画转变为以现实人物画为主。在艺术风格上,也逐渐由“雄性美”为主转化为以“女性美”为主。在佛教壁画和雕塑上,也由“盛唐之光”转变为“宋代之暗”。中晚唐时期,政治上极端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农民起义接连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和激化,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但另一方面,中晚唐在文化上是继盛唐之后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艺术上也出现过几次振兴的“小高潮”。如在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4年)和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由于社会经济在“安史之乱”后又得到逐步的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和统治阶级的搜刮收入增多,因而使文化艺术获得一次短暂的中兴。如著名的“贞元十四友”和“元和二十三叟”,还有日本圆仁于840年赴华时亲眼在扬州见证唐王朝的“文儒之盛冠于天下”就是实证。其次,是宣宗大中(847年-859年)年至懿宗咸通(860年-873年)年前后,由于社会经济在大中、咸通年间又获得“中兴”和进一步的发展,文化艺术又获得一次短时期的中兴。例如:唐懿宗时(859年——873年在位),为纪念他母亲在咸通九年初亡,于次年868年开工修筑规模巨大的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由于懿宗本人笃信佛教,因此,修建此窟不仅得到他的支持,“乃营新窟,穷极弘丽”,而且“自王母以下,咸王公妃媛之像”,“咸令图其像”(语出洞窟内壁画文字说明),整个工程浩大,不惜工本,耗费巨额资财。到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仅用两年时间全部完工。所以,“中晚唐之交”仍然是壁画、雕塑艺术繁盛的时期,在这一石窟内的艺术作品,不仅工整精细,而且宏伟壮丽、富丽堂皇、色彩绚烂、光华夺目。尤其是“密宗”壁画,更达到顶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