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衣服领口的饰品叫什么?
清代男子官服的后身,又称“背心”,背心前后用金线织成团寿字,或福字、蝙蝠纹、万字等“福寿万代”的吉祥图案和八吉祥图案。背心的袖长与大襟袍的袖长相同。
清代男子官服的领口的叫补子,补子是清代官服补服(吉服)前后所缀的用于区别品阶的徽识。
形制为“方心曲领”,缀在大襟前的称“前襟”,缀在后身中的称“后襟”,均为直身,前襟缀一上衣襟下(约在腰带上3寸许),后襟上平前襟,左右相掩,从后襟上沿至前襟下沿成一直线。官服前、后的缀有“补子”的地方称“补绽”。前后两个“补子”一般纹饰相同,而“补子”的上下边缘则有弧度,补服穿在袍外,露出前后“补子”,以示品级。
清代的“补子”制在顺治元年(1644)发布“更定官民衣服式样”(即新王朝第一代服制)时就已开始,顺治九年(1652)规定“文官衣自一品至七品俱织禽鸟补子(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武官衣自一品至五品俱织兽补子(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皆服补子,其一、二、三品,蟒形九,四、五品八,六、七品七,八、九品俱衣本色……”并规定庶民不准私用“补子”及“蟒龙”形。顺治十四年(1657)规定武官补子上织坐势兽纹,前襟、后襟用兽半身纹,后襟坐势兽纹朝上,前襟坐兽纹朝左。到了光绪年间又规定七、八、九品“补子”上织蟒纹。这时的“补子”,除了作为品级徽识外,还成了官服的主要装饰,其纹饰织以五彩云纹图案,色泽艳丽,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