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马蹬是什么样子?

阿桐蕾阿桐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马镫是骑手踩踏在马鞍两侧用来帮助上下马和骑乘时固定脚部的构件。最初出现时没有镫芯,仅是一块踏板,后来发展出环状的镫芯并一直沿用至今。

清代马镫分甲、乙、丙、丁四个档次,甲等为镂空的花镫。按军制规定,八旗官兵平时所用的花镫造型有圆、方两种,亲王、郡王、贝子、贝勒、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用的圆花镫上铸“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字样,其他各级八旗官兵的圆花镫上则不铸字。方形花镫上也不铸镶字字样。绿营官兵平时所用花镫的造型只有方形一种。骑兵战时用的圆花镫在造型上与平时所用略有区别,其前后方柱的中部有一圈围裹,增加了方柱的强度,使镫芯不易与镫踏板折断,并利于镫系的固定。战时的兵丁花镫踏板较小,但将校所用花镫踏板与平安时一样大,足见清初“上阵下鞍”之风盛行,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乙等明镫在和平时期为兵丁所用,为避免与甲等的镂空花镫相混淆,在铸造时只铸出花镫的纹样,而不镂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各级将官的明镫,由于是在下级兵丁所用普通明镫上加以装饰,因而造型略有不同。其前后方柱细短而间距较大,方柱与圆柱不相连接,柱上套有黄铜丝箍,前后方柱的顶端分别有装饰球。其上还可用镀金、嵌银丝等装饰工艺进行装饰。战时,乙等明镫仅限将官使用,并用马钉连接踏板与镫芯。

丙等板镫为和平时期各级将官所用,其造型与明镫相同,只是在装饰上更趋简朴,一般为素板。战时为绿营兵丁所用。

丁等为无镫,专用于平时骑乘老牛、耗牛、驴骡等役畜。

从以上介绍里可以看出,清代的甲、乙、丙等级的骑马者多为有身份的贵族和官员、绿营的各级将领,因而这些军马的马镫在制作工艺、装饰上比较讲究,镂空的花镫、镀金、嵌丝、箍丝工艺制作的明镫、素板镫均是骑马者身份与地位的表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