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钧窑瓷器吗?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瓷种之一,以入选宋代五大名窑和奇特的窑变效应著称。宋朝灭亡之后,钧瓷工艺曾一度失传。清人虽有仿造钧瓷,但从传世品和窑藏品看,其器型和釉色与宋钧瓷存有较大的差异。在清宫旧藏品中,有一批造型、釉色与宋钧瓷完全相同的瓷器,其底款为“二酉山房制”、“二酉山房造”、“二酉山房”或“二酉山房珍藏”款,历来被文物、收藏和古陶瓷研究界视为清代御窑厂专门仿造宋钧瓷的珍品而引以为鉴。特别是清宫造办处103件档案中有多样记载,如乾隆四年(1739年)三月十八日《旨:“二酉山房”款钧窑瓶子、磁盘要多少钱办得”,档案还明确记有“二酉山房”款瓷器进贡的是清宫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望,而海望又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因此,此类以“二酉山房”款定烧的瓷器应为海望进呈皇帝的贡品。但笔者依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带“二酉山房”款瓷器的《器皿大清文件》(亦称《各作成做活计档》),及对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部分同类“二酉山房”款瓷器的分析,认为此类瓷器并非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仿制品,而是产于河南禹县仿宋代钧窑的民窑瓷器,是为迎合清代帝王的审美观念和追名逐利的需求而刻意仿制宋钧瓷烧制的,这批带有“二酉山房”款的瓷器应系河南民窑瓷器。
在清宫旧藏品中,带“二酉山房制”款、“二酉山房造”款、“二酉山房”款和“二酉山房珍藏”款瓷器,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有近130件。在清宫《器皿大清文件》中共有154件,涉及的器型有炉、瓶(长颈瓶、盘口瓶、蒜头瓶)、尊(出戟尊、琮式尊、海棠式尊、“一束柴”尊、象腿尊)、洗、盘、碗、碟等,其中以炉、瓶、盘居多。从传世品和档案记载看,大部分制作精美、釉色莹润、开片细密、纹路自然,与传世的宋钧瓷十分相似,代表器有长颈瓶、出戟尊、象腿尊等。但仔细观察,这些“二酉山房”款钧瓷在器型、釉色、款识书写方面与真正的宋钧瓷仍有一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