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清代铜佛像?
清代铜质分为紫铜(俗称红铜)、青铜和黄铜。
青铜是在红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其硬度超过红铜,可制作比较粗犷的重器,但时间一长,铜质容易泛绿,对鎏金的佛教造像影响尤其大。
黄铜是在铜中加入锌。清代的黄铜件大多是炉、瓶、鼎、薰之类。
清代铸造佛像多数仍然采用梵文咒语和法器为暗记。佛像面部以大为美,脸盘方阔,额高颧凸,眉弓高起,五官粗大。大佛多呈佛天合一的造像样式,肌肉肥硕、劲健结实,衣纹细密,富立体感,装饰极其华丽繁缛。菩萨类像,头梳高髻,面丰体健,身佩璎珞花鬘,装饰华丽繁缛而匀称,富有层次变化。造像的铸造工艺精巧,用蜡模铸造,在翻制模具时,有些部位可能出现一些自然花纹,即所谓的“沙眼”,人们在打磨时,往往把这些砂眼打磨掉,打磨时用力大小不一,便出现一些深浅度不一的痕迹,用放大镜看十分清楚,如仿制品打磨时,因为是新铸之物,比较光滑,即使故意造成砂眼,仔细观察仍不同于古物。
在传世铜佛像中,镀金者甚多,年代较为久远的镀金像,包浆浑厚自然,金水历经数百年仍光亮如新,保存完好的铜佛像往往有明显的“开金”断代特征。
清代宫廷及内地的金铜佛像传到西方后,对当时的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和反响,一些雕刻家和金铜匠开始仿制佛像,这些西方工匠铸造水平很高,仿制得很精美,有的甚至胜过当时国内铸造的水平,这类佛像因产生于西方,故称为“西方样”,其造型深受明清佛像影响,但细节上独具西方艺术特色,做工极为精致,是西方人崇信佛教的宗教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西方样”佛像面部比明清佛像略显瘦削,其造型、纹饰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如佛像背后,往往用平雕或浅浮雕的技法琢刻西方式样图案,如十字架等装饰图案。“西方样”佛像分镀金和红铜两种。因“西方样”佛像产生于17世纪以后,故明清传世品中不会出现“西方样”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