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1年是哪一年十元?

太叔凡博太叔凡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2年10月2日始,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取消银行钞票流通权,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当局出台政策,限定人民币与法币的比率,以法币折合为美元标价出售给国民政府。法币在发行过程之中,发行量激增,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人民币的发行,使得法币丧失其原订价格,造成法币大幅度贬值。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三十四年(1945年)的两年之中,国民政府政府为推行法币政策,没收当时在中国大陆所有金融及钱业,改为中央银行实际控制,并配属于行政系统之下,使得中国银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扭曲。在中央银行实施统一发行人民币之后,中国钱业便逐步走向休业,结束其历史。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为了推进统合国家金融的银行改革,成立了中国银行。当时的中国银行拥有代表国家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定位,并掌握国家权力,主导中国金融界达二十多年的时间。1935年6月20日,国民政府国家银行改制宣布,废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纸币,并建立法币制度。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5年中华民国法币制度确立之前,国内正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各省除了有省立银行,还有各地军队自行设立的各种银行与钱庄,中国钱币种类达千余种,币制极为混乱。

新政府成立后,为了筹募抗战资金与推进经济统筹规划,于1935年6月20日,由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监徐堪宣布,对于此前发行的各种钞票,以3月份为界,于3个月内依照发行额换发全国统一的新人民币。当日,中国钱币上使用的都是当时的天津印有“天津造币厂造”的银元。中国法币统一改用银元起刻,为票银本位制度。

从1940年开始,中国在欧洲开展援助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政府也正式开始参加国际货币金融事务。1941年3月5日,参加中美、中英货币协定,以改善国内金融经济环境。

1935年-1945年间的法币稳定政策,基本上扫除了国内的经济混乱和通货膨胀现象。这时期,政府努力稳定国内的经济金融局面,对外则投入大量力量参与国际战事,使中国暂时摆脱了经济上受到外国操控的历史。

内容: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中国持续长达八年的侵略战争,并且英国由于国力消耗已丧失对远东地区的统治力,美国在中国战场进行对日支援,使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军事物资需求激增,中国的对外贸易随之产生巨大顺差。据统计,仅在1943年一年,中国接收美国援助的对外贸易顺差即达1293亿元法币。同时,由于中国大量吸纳战争赔款和外国银行在华存款,造成国家大量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形下,法币无疑成为了最具流通力的支付单位。

虽然在实际支付中泛币、关金券与法币并行,但与法币相比仍旧相去甚远。

然而,庞大的对外贸易顺差如何为国内投资、经济重建服务,遂成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而法币在抗战结束前后所呈现的过度通货膨胀状态,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的掣肘。

1948年夏,国民政府施行币制改革,废除法币,实施金圆券;1949年1月,国民政府复将金圆券收回,实施银元政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