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铁钉子吗?

衣采芳衣采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由于资源有限,日军甚至用铁钉代替粮食供给民众。那么,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真正的铁钉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它又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在本期《史苑踏探》上,南京市白下区文化馆馆员梁克将军与读者分享了他对铁钉的思考。文章提出,铁钉这种极其普通的建筑材料,由于历史时期不同,其形状、大小也有很大区别,对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铁丁子的“进化史”

据梁克将军介绍,我国最早的铁钉叫钝钉,是空心的,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另外用槌击打,使其笔直。这种钉子的使用寿命很短。后来出现了螺旋钉,两头细、中间粗,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极易旋转,不易拔出。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马耳朵钉,由于酷似马头形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马耳朵”钉。这种钉子的优点是钉帽大,不易脱落,缺点是棱角分明,容易刺穿纸张等。当时还有一种钉鼻套,使用的时候先把钉子垫平,再用火皮(炒过的铁矿粉)烧红压扁成小圈套在钉帽上。到民国时期,有了一种用铜制成马耳朵样的钉套,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

铁钉与民众的生活

据梁克将军调查,古代的中国人把生活用钉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居住用钉,二是生存用钉,三是精神用钉。

居住用钉,即固定房屋所用。《荆轲传》载:“提一卷之宫而赴秦王,掷其杖而瓦解。遂出,舍于田氏。引张秃鞭铎,逐之涧上,山巅,及昼夜泣,顿息,枕戈而卧。”此处的“椎”、“铎”都是钉的生活应用。而“卷”即椽,此钉即搭椽子用的马蹬。

生存用钉,即生产、生活用具等固定。孔稚园《北山移文》中说:“放于林楚,溪臼乃悬,倚丛榛,餐霞野,对月明,曳竹皮之屣,踏冰上之屐。”此处的“溪臼”是舂米的盆,“倚丛榛,餐霞野,对月明”是披星戴月。此钉即生活用具舂米盆的固定用钉。

精神文化用钉。用精神文化钉来装饰、美化生活环境。《左传》曰:“卫懿公好鹭鹄之任,故其境内大辟云:‘荷鹭鹄而朝’。”此钉即现今的勋章、奖章的固定用钉。而魏武帝曹操的《霜华赋》曰:“倚华馆,凌危栏,叹黍离之浩恨,伤《椒》《橘》之枉沉。”此处的“倚华馆,凌危栏”,指的是在高楼上阅读。而这“危栏”即指装有精美钉帽的栏杆,显然,钉帽在装饰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