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铜币一枚哪个省份造?
上图,正面 上图,反面 现在能看到的民国纪念币,绝大多数都是1927年以后发行的。因为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使许多民国早期的钱币流失海外或者损坏。这枚币是民国十六年(1927)广州国民政府铸造的。
看背面,星月双旗,五权宪法,说明这是民国十六年的。再看正面,国字没变,说明是国民政府的“国”,不是北洋政府的“国”,同时可以看到有珠圈,而之前和之后的版本是没有珠圈的,这说明这个版本属于早期发行、后期回收更换型。
根据《国币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本条例施行后发行的硬币,一律以铜锌合金制成; 其式样须经中央银行审定后印制。 ” 所以这种带有珠圈的“圆角方孔”币,应该是经手审定的,属于正规产品。但第十二条又规定: “本条例施行前发行的各款币值及铸币材料须按照下列标准收回兑换新币: (一)银本位币一元换铸币四元; (二)银本位币五角换铸币二元五角; (三)铜铁币一角换铸币三元。 ” 这应该是指当时的旧银币(袁大头、孙中山像等)跟刚发行的这一版中圆(当时面值定为五元)兑换的比例。
由此推测,这一版五元的社会发行量不会很大,很多都作为旧币回收了。因此留到了现在的不容易。 看边齿,这是直齿边,比较特殊,一般民国的银币,包括袁大头、孙小头,都是曲齿边的,只有这个版的币才特别。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人把这种直齿边的银元,称之为“广东铸币”,因为有人听说当年袁大头是北洋政府的铸币,而广东没有权限铸币(实际上,广东当时是可以铸银币的,只是不多见)。于是就把直齿边的银元都称为“广东铸币”。并以此作为判断真假的依据之一(比如图下面这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