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墓碑字贴有几种?

窦邦轩窦邦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中国古代的碑刻作品非常多,按照用途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宫阙庙宇用碑,如“平文”; 王府官吏用碑,如“宋拓本圣教序”和“三希堂法帖”; 著名人物传记碑,如“唐拓本兰亭序”、“米芾跋兰亭序”以及“赵孟頫书孙权传”; 诗文辞赋碑,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黄州寒食诗卷”; 历代名贤法书选,如“虞世南书道德经”和“李邕麓山寺碑”; 名家墨迹刻石,如“董其昌书王维诗”和“王铎临集王圣教”。

当然,这些只是简单的分类,实际上很多碑刻都不属于某个单一的类别——可能同时兼具两种或多种类型。 至于题主所说的墓碑字体,那也属于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因为碑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复合体文字,是由刻碑者和拓碑者共同创造的视觉形象。其中刻碑者的用笔和风格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拓碑所用的纸形和墨色则是辅助性因素。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碑刻作品都可以称为“碑品”(关于碑和碑品的划分,详见本人所著《碑学风暴》一书)。

要列举所有的碑品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没这个必要。因此我只好挑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碑品举例说明。 从唐代开始,我国的碑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如果仅从书法角度欣赏,那么最好的标本当然是“唐人笔法双清帖”了。不过这帖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见证了中唐文人雅士高逸脱俗的生活情趣——据说当年李铁林得此佳帖颇感兴奋,但苦于无从辨其真伪,于是便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法帖”,用以纪念这件珍品。

另一篇唐楷佳作是《玄秘塔碑》,作者裴休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他的楷书取法颜(真卿)体而又自成一格,此碑堪称代表作。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却也恰恰为此时的书法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颇多。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杨凝式的《韭花帖》,此帖尽脱唐楷规整之态,而作写意行笔,被后世誉为“草行书”的先行之作。《曹全碑》及《张迁碑》也是这一时期的碑品中的双璧。

宋代拓片流传至今的并不多,且大多为名碑,所以宋拓本也比较难得。如果仔细挑选,也可以找到几篇精品。如《洛神赋》,这帖初看似乎平平无奇,然而写来极为美观协调,有行云流水之美感;还有《石门颂》,笔画疏朗,姿态矫健,堪为隶书佳作。

元明两代,金石学盛行,很多碑刻遭到破坏。这两个朝代的字形结构与唐宋迥异,所以能称得上“书法碑”的作品也并不多。元代只有《兴福院记》一篇,作者是元代初期的大书法家赵孟\。明代除《华山庙碑》外,尚有《北京题字》,作者是明代中期大家董其昌。

清代书法承明人风骨,碑刻创作也继明人之风而起,佳作甚多。若论楷书,当推梁同书所作《韩愈进学解》,此书深得欧(阳询)、褚(遂良)二家神髓,端庄肃穆,典雅秀丽。邓石如的篆隶最为后人称道,他的《曹娥碑》结体参差,笔画细如发丝却浑厚有力、傲然挺立。

近代则非康有为及其弟子沈寐书所作《南海神广利王庙碑》与《康熙南巡图》卷首莫属。前者取法钟鼎,雄强劲厉;后者融合南北,拙朴无华而古茂苍劲。另外,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吴昌硕的《石鼓文》,李瑞琳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碑品。 以上为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