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书法?

仝桃漫仝桃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答案很长,我分几部分来写。 1.对书法的分类 20世纪初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六书、四体二体三宗八病八要十美等说; 梁巘在《评书帖》中也说过“今之书家,每以碑版称首者下于刻符篆籀,选录第一者次诸行草颠仆”的话头(大意如此); 黄自元在其著名论著《艺谈录·书学篇》中说: “古之学者必习小楷,如不习小楷则不能入道也……盖楷法乃余事耳!凡世所称书家,未有不从小楷入手者也”。 他并引王梦楼的话说:“凡世所谓善书者不待言,即不善书而能作楷法者亦未尝不可人。”他更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认为他的草书与褚遂良一样好,但小楷却是“古今第一”。可见他对唐太宗的小楷推崇备至,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代帝王和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至于颜真卿的楷书,是“千古独称第一”。黄氏还举出米芾为例,说他初写大字,因笔力强劲,后便不消用笔尖,只用笔锋中端,以至后来不用笔锋也可以写出像锥画铁一样的行书和草书了。由此看来,黄氏对书法的认识是十分清晰的。 近代的书法大家邓散木先生则在《书画鉴赏微言》中将中国书法分为五类:一曰大隶(魏石经)、二曰大篆(吴昌硕印)、三曰章草(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四曰古隶(曹植《升仙碑》)、五曰汉隶(东汉《张迁碑》、《鲜于璜碑》及《礼器碑》、《史晨碑》之类)。此外又分了四类:一类为真书(一曰正书,二曰楷书或叫隶书,这是同义词);二类为行草书;三类为篆书,四类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这种划分方式十分科学而实用。 当代的著名书法大师沙孟海将书法分成两大类十六种类型(按:这里指其《近三百年的中国书法》所持观点): (一)真书:1.馆阁体、2.清官体、3.颜柳欧赵四家、4.钟王、5.北派方严、南派圆润、6.唐碑宋帖之分、7.唐人写经。 (二)行书:8.晋人、9.唐人、10.宋元人、11.明人和清人、12.王谢颜柳、13.虞智米王(右军)、14.颠张醉素、15.苏黄米蔡。 (三)草书:16.章草、17.今草、18.颠草(狂草)、19.大草和小草、20.张旭怀素。

以上六种类型是从传统到新变的角度来说明的。其余七种则是从风格特点上划分的。

我认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可分为两大类二十三种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字体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有相互间的联系,它们都是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 这两大类分别是: 一、传统的书体及其衍生的各种变化形式共七类十五种:

第一类为篆隶:包括篆书、隶书两种书体和八种衍变形态。篆书的衍生化变成:秦篆(小篆)、魏篆(章篆)、汉篆(玉箸篆、竹箭篆、铜器铭文篆等)、唐篆(李阳冰篆)、宋篆(大篆)、元篆(钟鼎文)十二种;隶书的衍生化变成了:秦隶(云篆)、汉隶魏隶西魏齐隶(章草)、唐隶北朝隶(今隶)、宋隶元隶明隶明末隶(行隶)清代隶(行草隶)四种。

第二类为真行草:包括真书(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和八种演化形式。其中真书包括:北碑南帖之别,魏碑(北魏、北朝碑板)、唐碑(欧阳询、颜真卿)、宋元明清楷书;行书的演化方向有:晋人行(王羲之、王献之)、宋人行(苏轼、米芾、黄庭坚)、明人行(董其昌等)、清人行(成亲王);草书的方向演变则有:今草(唐怀素、王铎)、汉草(汉简草、章草、今草、狂草)、北草(隋、唐草书)、南草(东晋陆机《平复帖》、王右军)、宋元草五种。 二、变异的书体及其他:

这一类主要是现代人的创新书写,也包括一些古代没有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九种:

1、硬笔字(含钢笔字、铅笔字);    2、白描体(也称速写字);

3、漫画字(又称漫画体);    4、美术字(商标牌号字体);   5、建筑用大字;

6、名人手迹字;    7、广告宣传体;

8、电脑设计字;    9、其他异体:如英文、日文、俄文等等翻译过来的汉字(这些字有些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所以我们也把它们归入了正常的汉字范畴之内而不是仅仅作为外来字符看待。) 以上就是我对书法的理解和一些看法。

优质答主

个人觉得,评价标准有三点—— 1.笔法正确与否(包括结体正确与否); 2.有无个人风格(当然这个很难定义); 3.是否有欣赏价值。 如果一个书法作品让你看第二遍的时候没有第一遍的感觉好了,那就是退步了…… 所以可以认为你写的字是进步还是退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比上一次的字更好”。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如果拿现在的眼光来看肯定不够好(当然王羲之也不在乎这些细节),但是他的《平安帖》就写得很认真、很细致,那说明他是有进步的……而到了他的《寒切帖》和《二谢帖》就已经写得相当成熟了。

所以我觉得判断一幅作品优劣应该先考虑三点:1、2、3这三条对不对,然后再去看456等等…… 至于“形美”“神美”“气脉贯通”……什么的那些东西都是次要的吧,至少不是主要的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