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有暗水印款吗?
仿造古瓷上的款识,是鉴别古瓷的难点。尤其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初学者感到困难更大。这里,要结合实物先从新仿说起。仿款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印款,在未烧的瓷坯上印上款字再烧,其款字深入釉里,与器之釉浑为一体。二是刻款,有的在已烧成的瓷上刻款,也有的在未烧的瓷坯上刻款。刻款用刀刻成,所以刻款的笔画有刀痕棱角。仿款都是后刻、后印的,器里和器外的款子是一样的。仿款字大多写得不规范,东倒西歪地胡乱安排,毫无规律,字距或远或近,间距不平衡,与真款大不相同。款字的大小、字形、风格、色调以及款字的排列方式,与真款相比都是不协调的,只要仔细观察,都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款色的不同是一般仿款最容易暴露之处,清仿明款,由于时代相距较近,款色相差并不太大,容易乱真。民国初年仿清三代的官窑器,在仿制款上采用民国期间烧制的蓝料彩,仿款的色泽又乌又黑,与真款迥然不同;采用其他颜色的款彩仿制青花器物的款字,同样真假不难识别。
现代仿清三代的官窑器,在仿制款上采用的蓝色要比民国期间的鲜艳,尤其有的仿款蓝色与器之青花的蓝色比较接近,如果仅凭款字的蓝色去判断一件器物的真伪,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果仔细观察仿款,就不难发现仿款笔划有刀痕棱角,款字与器之釉面未能浑为一体,有的款色泛出红色;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款字,并从侧后方观察款字的周围,可以发现款色的表面有一层胶质覆盖物;并能感到款字与器之釉是两层而不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