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户多少人?
清代的户口数量,可大略分为两个时期: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户口情况,可从清代户部的有关档案中查到(包括各直省的旗丁和民户)。雍正二年(1724)全国共2665万余户,9950万余口,平均一户3.76口;乾隆二十七年(1762)全国6015万余户,22080万余口,平均一户3.67口。
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进一步下降到3.4口。此后在嘉庆至道光这一时期,户口平均数大都在三口左右波动。如嘉庆八年(1803)为3.19口,道光八年(1828)为3.03口,道光二十九年(1849)为2.96口。可见清代一户三口的情况,不仅在清代前期,而且在整个清代都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趋向。
至于清代后期,特别是近代户数,由于连遭天灾战乱人口锐减,各直省普遍采取冒名纳粮、增丁不增粮等办法,结果使人口严重不足,有些地区甚至比清代前期人丁少了一半以上。有的地区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编审人口数量,不仅硬把丁口分派到户,而且强迫寡妇孀妇也顶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直省的户家人口数都出现了比较异常的低落趋势。如同治六年(1867)全国一户平均1.61口,到1911年,全国一户的平均人口数已下降到不足2口。
总起来看,在整个清代,户家人口数前期比后期多,前期平均多在三口上下,后期则不到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