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有芒口吗?

刁月岚刁月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盛行薄釉和吹釉技术,芒口才开始出现在官窑瓷器上。因为官窑瓷器较民窑厚,挂釉厚,极易流釉。清代官窑瓷器的芒口分为两种。一种是露胎芒口。器物在成型时,即在口沿部位做成倒边形式,施透明釉时,流釉碰到倒边后自然停止。烧制后,圈足内施松石绿、黄、红等色彩时,口沿自然露出胎体,即成芒口。有的呈粉白色,有的呈牙黄色。这类芒口一般常见于清三代的官窑器上。

另一种是釉下芒口,这是清代后起的釉色,是形成在色釉器物上的芒口。即在吹釉或刷釉时,在器物口沿部位故意留出黄豆粒宽的切边,然后在此窄圆圈内涂上一层釉料,再在器物内施以各种颜色釉。在焙烧过程中,色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成一圈,形成一个色瓷圈,由于陶瓷器胎体在成型中,口沿部分略呈外撇,在经高温焙烧时,沿自然向内收紧,因此,烧成后有色瓷的口沿部分向内略呈凹陷,形成窄小的色套。故这种有色套的色瓷,口沿的口风较小,用手摸有凹陷感。若用手捏有色圈,则感到光滑而有弹性。若瓷口向外露胎,则用手捏瓷口感到扎手。而仿品无此类感觉特征,只是在清釉或其它颜色釉上挂一圈薄釉,故无凹陷的瓷口,用手捏瓷器口沿硬而无弹性和光滑感。有色瓷的器物,胎釉之间形成一圈釉下黄豆粒宽的切边,这类瓷器有红釉、黄釉及蓝釉器物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