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钱币清代有收藏么?
明代因铸钱大少,私制劣币,毁钱取铜,流入邻国的原因,导致市场钱少,物价用银,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银本位时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向商品社会转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为了抵制劣币,明代后期开始铸造大钱,从一文钱、两文钱,到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直到今天的“一通”,也就是10000文钱。这种面值极大的钱币当然不会进入流通领域,完全是为了抵消私铸的不利后果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一通钱”是明朝后期开始铸造的,直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年间仍然在铸造;清顺治年间也铸造了这种钱,顺治宝泉一通钱极其罕见,在古钱中可称极品。大钱的铸造虽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古钱收藏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顺治四年(1647年),清廷统一了制钱的式样和重量,使制钱的铸造在清代逐步走上了正轨,形成了中国钱币铸造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钱币在断代上较为简单,清钱的背文除了用满文记局名和局名地名合记外,还有纪重、纪值、纪年、记铸次、记铸局官员姓名以及记宝泉局铜色的字样。尤其是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铸造的通宝宝泉局制钱,在背上铸有“京局制造”四个字,使后世易于鉴定。乾隆二年(1737年),规定通宝户部钱局“京局制造钱文,著永远通行铸造”,因此铸造量很大,是清代制钱的标准鉴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