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字画值钱吗?

夏永涵夏永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古代字画界,有一种“笔墨官司”现象,即为争辩古字画的时代、作者及真伪等问题而发生的论争。清初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吴历,与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合称“清初六家”,亦称“四王吴恽”,被视为当时正统的“南宗”派画家。实际上,他们之间也曾发生过笔墨官司。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翚携其甥、弟子四人赴京,应召供奉内廷,作画3月。一次,王翚为宫廷作画时,宋荦、王源祁、王时敏子王儒资等观看。王翚临摹古画极其精到,有“小李将军”之号。当王翚临摹毕便卷时,宋荦误以为是真迹。王时敏之子王儒资,见宋荦对王翚所临拙政园图卷倍加赞赏,又不知此临摹本为王翚所作,便用黄金千两购之。事后,王翚将实情告知王原祁,王原祁又转告王源祁、宋荦,宋荦闻言甚觉尴尬。王儒资将此伪拙政园图卷带回家乡太仓,王原祁等闻讯后急忙赶到太仓,向王儒资说明原委,指出此卷并非真迹,而是王翚所临摹。但是,王儒资死不认账,还说王翚、王原祁等人是嫉妒他的古董。王原祁盛怒之后,提笔赋诗一首:

六如笔意绝精妙,王恽同时谁解绍。王生金尽购真迹,一遇大痴眼应眊。拙政园图本不真,临摹逼肖迷宋荦。宋门人与王氏书,借箸为筹图返却。儒资闻语翻相嗔,大痴六如宁有二。君不见大痴笔墨六如传,此说已非庸瞽言。王门弟子我头白,所见尽历咸不诬,何如此物独诳予。儒资得此如拱璧,笑杀王吴诸妄人。

诗中,王原祁把王儒资比作东汉人王莽,把王翚所临拙政园比作楚之和氏璧。王原祁在诗中说,“王生金尽”购“真迹”,但此“拙政园本不真”,临摹太逼真,让宋荦受骗。“我头白”历经这些事,为何惟独这件古董欺骗了我?他痛斥王儒资把和氏璧视为拱壁自喜自傲,讥笑王原祁、王翚等人妄人一枚。

王翚与王原祁等人从太仓折回娄东途中,又赋诗述怀:

大痴笔意精且奇,六如得之传乃思。生平酷好无暂歇,临抚自与寻常违。宋侯过目不解别,宝玩珍购宁非痴。儒资持璧归太仓,王恽笑此愚公愚。儒资得璧心自怿,笑骂王恽奚太欺?

王翚诗中写道:“宋侯过目不解别,宝玩珍购宁非痴。”(宋荦眼力差,不知道这个赝品古董,宝贝到手十分高兴,你们认为这是太痴心。)王翚诗中,既对宋荦的不学无术加以嘲讽,又对王儒资死不认账予以批驳。

王翚、王原祁与王儒资的这笔“墨债官司”,持续了20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王翚在京赋诗寄赠王儒资,仍然对20年前的“墨债官司”耿耿于怀:

忆别仓山岁月遥,家声门阀重英豪。儒资慷慨人谁及,书画收藏我偏劳。今日追思如昨日,只今我发已萧萧。犹惭往岁君欺伪,临别新诗写赠标。

该诗的大意是:我们离别太仓已经20年了,你王氏一族,门第很高。你儒资慷慨大方,人品甚好;我对古字画等收藏、临摹之事很是劳累。今天追忆昨天的事情,头发已变得稀疏而花白。想起当年,我仍要提当年你欺骗了王原祁、王翚等人,为此我写首赠诗以示纪念。王儒资得到王翚的新诗,甚为恼怒,但已无胆量与王翚等人再争辩,最后只能是“无可如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