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会仿明代的石雕吗?

闫怡彤闫怡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代皇家墓前的石刻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发展高峰的产物,是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自清一代,虽然各代帝陵(西陵除外)都依例建置石刻,但总体来看,清代石刻完全仿照明代模式进行制作,并未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特征。清代顺治帝、雍正帝、光绪帝墓葬以及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孝定景皇后墓葬都位于清东陵,孝庄文皇后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十月因病崩逝于盛京,初葬于清妃园寝(今辽宁新宾永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迁葬昭西陵,后因墓道狭窄,顺治帝御宇之初又将孝庄文皇后改葬于昭西陵地宫。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帝又将孝庄文皇后移葬于今址。由此可知,孝庄文皇后墓与清昭西陵同建于康熙初年或此前,其墓前的石刻也应同皇后陵寝同时修建,因此孝庄文皇后墓前的石刻代表了清代初期的石雕工艺水平。与孝庄文皇后墓同时期的乾隆帝的母后孝圣章皇后墓位于清东陵裕妃园寝,与乾隆帝弘历的裕陵同时修建,故孝圣章皇后墓前的石刻工艺代表了清代中期的石雕工艺水平。我们选取了保存较好的孝庄文皇后墓前的石人像(图四)与孝圣章皇后墓前石羊首部(图五)同东马各庄村出土的“大明弘治拾年”石羊首部(图二)及“大明弘治拾一年”石羊碑等进行工艺对比。明代弘治年间石羊与清东陵的两件石羊在造型样式、雕砖技法、凿刻技法等方面极为相像,甚至在凿刻中都有崩茬,这是在明中晚期以前的的羊造型中较少见到的现象,在明代晚期才较为多见。羊头部整体都采取了平直雕法,羊头五官较为呆板,没有表情,没有太多装饰,这都是明代晚期羊头造型的特征。

与“大明弘治拾年”石羊像相比,孝庄文皇后墓石人像在工艺上虽然有些粗糙,但是整体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东马各庄村出土的弘治年间的石羊、石人及石碑在雕刻风格上更接近于明早期,其工艺特点同样也在清代早期的孝庄文皇后墓前石刻上得以继承,其雕造的时间应该晚于朱棣献陵石刻,早于朱见深茂陵石刻。此外弘治年间陵外的石人、石羊刻有纪年,与陵园内石人、石羊造型相似,“大明弘治拾年”的石人、石羊当是内廷样式,而非工匠的独创新作,其刻有地名的特征说明,其可能是当时地方上为陵园定制的产品。孝庄文皇后墓前的石刻工艺继承明代传统,且与明代晚期的石刻极为接近,因此其石刻的雕造人可能就是明代石雕艺人的后代或传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