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釉开片吗?
白釉,作为瓷器釉色分类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东汉时期,白瓷器在中原地区的出现,一改过去青瓷独领风骚的局面,为瓷器装饰增添了一个新的色彩。“白瓷”一词,在文献上最早出现于隋代,当时把北方的白瓷称为“白瓷”,南方的烧造历史悠久的青釉称为“青瓷”。此后,唐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南北各地瓷器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白瓷的生产在北方达到了一个高峰。
到了宋代,在瓷器发展史上创造出了许多个第一,在白瓷的烧造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胎釉配合密切,釉质均匀,釉色普遍呈现白中微微闪黄的质地,这是当时北方定窑瓷器烧造的突出特点。而且定窑瓷器烧制水平非常高,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称,达到历史上的巅峰,使得定窑所代表的白瓷烧造技术,成为宋代瓷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到了元代,瓷器的类型与风格基本上延续了宋瓷的特点,但陶瓷制造技艺却大大提高了。北方景德镇白瓷釉色普遍呈白中微泛牙黄、釉质细润,风格更加素雅。特别是卵白釉,以其釉色乳白、均匀、光滑的特点成为元代白瓷釉的特点,也是元代白瓷的主流,而宋代定窑所代表的白中微微泛黄的白瓷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