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铁器贵吗?

祁颖宁祁颖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的铁器,以铸造和锻造的工艺水平较前代大为提高,而且品种繁多,制作精良,远销欧美地区。

早在明朝中后期,福建沿海一带的铁匠业已经很发达,到了清代,闽粤沿海一带的铁匠业进入黄金时代。清初福建“漳泉等府,皆多铁冶,大洲、同安、仙游及泉之同安、安溪,漳州府之海澄、诏安、漳浦,皆有铁冶,尤以南靖之金山,泉州之石码为盛。”铁器生产已形成行业,有专门铁器作坊。

福建地区盛极一时的铁业,主要分布于泉州、漳州,以及邻省的广东。清代康熙至乾隆年代,泉州的铁器生产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铁匠村。如南安大盈的谢铁匠村、洪濑的吕铁匠村,安溪的金谷铁匠村。乾隆至嘉庆时人蔡芳所作《金谷铁匠歌》,描述的就是安溪铁匠们劳作的场景:“金谷之山甲东南,千峰叠翠万峰青,山中多产良铁矿,有司禁禁不不禁。金谷铁匠多奇人,村中十家三四家,尽作锤锄斫凿器,家家舂碓响春霖。一夕风雷起霹雳,铁花飞溅满屋隙,磨砻敲击相切劘,铁味入喉杂腥腻。”诗中所描写的作坊的规模、生产工序、工具、味道等,真实反映了泉州山多林茂、林中多铁矿的地形,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饮食用具均用铁的历史。

铁器和手工作坊,遍布泉州乡间城镇之中。除了民间家庭手工业外,还有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雇佣童工,专门生产不同用途的炊具、器皿和兵器。铁器、铁钉的生产,遍及各地。

铁钉制造业成为清代闽南一项重要的手工业,“所制铁钉行销省内外。”安溪县志称其“其销行海内者,有南溪庄氏所造之钉为最。”又“庄氏所造之钉,有铜包铁、铁包铜等种。”(《东庄镇志》卷十五《工艺》)从“铜包铁、铁包铜”可知,庄氏生产的钉子表面镀有铁、铜,这反映了当时铁钉制造技术的进步。

清代的广东铁钉制造业也很发达,在各地设立铁钉行,专门经营铁钉。据乾隆《普宁县志》记载:铁钉行,在北门街。经营铁钉,并销行内地。

铁器制造业的兴盛,促进了锻造技术的发展。在清代中期,福建、广东的铁匠生产,已能用锻铁制作兵器、农具以及日用品,如铁刀、铁铲。用铁片、铁板卷焊在一起,锻打而成。据嘉庆《泉州府志》记载:“锻铁制作兵器农具、炊器什件、针、钗之属,以及箍桶、风箱、锅、盖、桶、篮之类,率多取之。”清代泉州铁器,以锻造为主。

在福建铁铸造业中,铸铁最为发达。铁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铸铁的运用。在清代初期,泉州的炉、釜、盆、瓮、樽、缸等,都使用铸铁,并且“有铜丝或锡铜丝裹铸,即或铸或包锡”。这是继明代将铸铁运用于瓦缸之后,更加普遍运用于生活用品,甚至运用于瓦缸。

清代福建以铁矿为主要原料,铁器制品以黑铁、生铁铸造为主,如菜刀、剪刀、钉、碗、盘、铲、斧、犁头、锅、罐等。生铁主要用于铸菜刀、剪刀、盆,铁质盆,以及锄、犁和纺车等。

清代的铁器制造业在沿海地区蓬勃兴盛,在全国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如山西、浙江、直隶、山东、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区,都有相当发达的铁器作坊。清中期河南《汝宁府志》记载:“本境业铁货者,惟西一里所及沙口等村为甚。”这说明,清代河南汝宁府的铸造业也比较发达。

清代铁器种类,不仅有生活用品,包括锅、罐、勺,斧、刀等,还有手工业工具,如锯、钩、钉、镰等等,还包括兵器矛、戈、刀,马具鞍、辔、镫等等,另外还有农具犁、耙、锄头等。还有手工业用具,如针、线、钗、纺轮、针,以及制墨工具杵、研、椎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