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元的银元到底有没有?

国峻国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收藏方面,很多新手面对第一只古董时都会心存敬畏。有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只是想先买个碗,了解一下形式罢了。但过了不久,就会听到很多人的唠叨,他们的宝贝根本不买,他们总是想买更好的。结果是一直在路上,没有卖掉第一件物品,最终也没有钱去买第二件物品。最终结果就是,他们不得不通过购买第二件物品来获取利润,但这样盈利太慢,他们需要更快的赚钱方法。他们最终会放弃自己最初想购买的东西,开始进入其他物品的收藏。

一开始,他们可能会收藏很多现代钱币,因为他们发现现代钱币好卖,而且钱好挣!他们可能一开始只收藏5年内的现代币,后来逐渐扩充到10年、20年,最后是全部。他们最终会汇集越来越多的现代钱币。而且他们可能只有10%的藏品是真正好的藏品,其他都是普品。这时,对那些真正想把收藏等级提高的人来说,他们肯定想将自己手中的现代钱币更换成有升值潜力的正品。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移财。其实,这些收藏者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想过要从事古钱币的收藏,只是因为后来发现除了明清钱币外,还有一种古老的钱币,他们也把它称为“古董”,即钱币原始社会后期诞生的首枚货币——布币。

由于当时古钱的主要使用者是诸侯,所以当时的钱都是带有很高的宗教仪式和精美的礼仪器的。但当时作为一般流通的钱币实际上是使用铜和锡等金属打造的空心的筒,因为重量太轻了,不便于携带,所以就流行起使用金属块来做钱币。后来,空心的筒状钱被铸造成半圆形状,即圆形手铲。春秋时期,为了纪念铸造了第一枚空心的筒状钱币,后人为纪念这件事,便在上面篆刻上它的形状,也就是钱模,手铲的钱币也因此越来越流行。

从钱铲发展到今天的元代龙凤币和清代福币,中间经过了八个世纪。钱币的历史和国家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更是见证了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变革,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所以也被许多收藏家视若珍宝。其实,从钱铲发展到今天的龙凤元,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钱币本身的收藏意义也就越来越大。很多钱币都是吉祥币,龙凤元是其中难得的品种,所以,如果收集到很不容易,这应该是珍品吧!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这种钱币上面竟然有民国徽记,难道民国时真曾铸造过这种钱币?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虽然多达500多个,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只有南宋和北宋曾公开使用过圆形钱铲作为国家法定货币,而其他王朝虽然也铸造过钱铲,但只是作为特例。特别是元代和清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封建礼教和民俗,更何况是使用带有龙和凤的圆形钱铲呢?

从龙凤元钱币的正面可以看出,它的两端有帽顶,中间有眼缘,左侧有文“民元”,右侧有“二”字。但这个“民元”是民国还是公元?还有,“二”是什么意思?是铸了两种钱币还是数字表示铸造的数量?

从钱币的背面来看,它的中间有眼缘,边缘有纹饰。而耳背则有平肩、斜肩和无肩之分,其中以斜肩者较少,平肩者相对较多。而钱币的肩部和冠部各有文字,肩部文字为“龙凤”,那么冠部文字应为“元”或者是“通宝”。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时为纪念此次龙凤合并,在龙凤元钱币的顶部加饰了篆书“嘉禾重宝”或是“拾文”。也有人说,这“拾文”是枚伪币,因为它与“贰文”和“元文”太相似了。但不管怎么说,“拾文”也应该是一枚错误的币种。

其实,这种钱币是假币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元代和清代的收藏家们不可能将钱币的形状刻画得如此精致。另外,此钱币的设计和铸造工艺水平较高,那么当时为什么会将其销毁呢?因为从龙凤元的侧面看,它有内缘,外缘也比较厚,它的体积比同期制造的铜钱要厚重很多,而且当时的材质也肯定不如大宋的铜锌钱币精致,所以这种钱币一定是不受当时消费者欢迎而被收藏者所丢弃,如果被使用的话,肯定很快就烂掉了。

其实,可以假设这种东西确实存在,那么,关于它的铸造目的就有些难以琢磨了。因为此时距南宋灭亡已经有100多年了,当时的国民肯定早就忘却了那种圆形钱铲,为何又铸造出来呢?难道是为了纪念当初的南宋国民?可这似乎也说不通,因为此钱币上还刻有“民元”字样,意味着这是新开创的一个新时代啊。

还有一个疑惑是,既然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了,为什么还将当初的封建王朝所铸造的圆形钱铲的图样印在银币上呢?这不是明显矛盾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应该是如何解释呢?

从形状上看,这肯定是一枚清代的铜钱,但冠部上又带有元代的龙凤相缠的图案。因为,元文是带有翼角的,而清代的“福”字不会带翼角。元文的字形像“刀”不是吗?所以,元代确实铸造过这种钱吗?但如果是清代,为什么在钱币的正面又带有元文的图案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所以,这些问题都无法解释,而这个“民元”币也愈发显得神秘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