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六年一分存世量大吗?

张紫寒张紫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第一版新版百元大钞上“人民币发行日期”一栏背面,印有“1948年12月1日”字样。实际上,在此之后的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才对外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正面印有孙中山像,背面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字样。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9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委员会通过《关于改变人民币单位、面额和名称的决议》,决定发行新人民币,以替代全国流通的白银人民币。于是,有了后来我们熟知的1955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

而从1949年8月15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到1953年9月25日通过替代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决议,这期间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开国大典,正式宣告汉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制度。在此之前,国内存在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一是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园券和银园券;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北人民政府发行的北平市伪法币券(俗称“黑币”)。

这两种同时流通的货币,以及同期其他形式的货币,如关金券、伪满币、冀东币、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发行的“大连币”和“满洲国币”等,加上由于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工农业受到严重破坏,国际国内贸易处境困难,银行金融难以维持正常的汇兑和结算,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正是这一时期,我国最早实行银本位制,以银元为主权货币。

此后,由于白银资本的输出,引发了国外白银资本的高估和国内银市的价格飞涨,造成银锭的熔化,使国家银本位的主权货币基础受到动摇。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我国有意识地实现贵金属的输出,以换取宝贵的战争时间和战争物资,使国内银本位的币制产生了动摇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开始实行银铜币并制的币制改革,以铜币为主权的辅币。到1935年抗战前夕,又将现行银本位币制改革为银辅币本位制,施行金圆券,以黄金为主权货币,辅之以银辅币。1948年,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废厘改块》令,在全国实行银本位币制,以银元为主权的货币制度。

银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6世纪初期,中国便已使用银元,当时使用银元的省份有云南、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可是作为本位货币的银元,乃是外来物种,源自欧洲。外国银元输入中国后,最初是在海关或流通领域中废弃原有的铜钱,改用银圆;随后是在国内造币厂铸造与外国银元模样相同、重量不等的银圆,以适应不同的流通需要。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最久者是“美国银圆”,其形象是“坐洋”,俗称“大头”,因为面值的正面是人头像,故称“坐洋”。

其次是“法国银圆”,形象是“站洋”,因面值用梅图案,亦称“小头”。再二是“英国银圆”,又称“站洋”,因背面花纹是骑坐在马上的武士像,所以叫“站洋”。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铸行的银圆,正面为“日本王道”、“同治通宝”,该银圆铸成年份有“明治十年”、“明治二十七年”和“大正三年”三种。其价值仅次于上述几种银币。

另一种是墨西哥银圆,正面是鹰纹,背为花串,俗称“五星”银圆,又因其背面花纹有两种花样,一种为花的布局较繁密,称“毛币”;一种为花的布局较疏落,称“光币”。

最后一种是德国的“普朗”,因面值的正面系“天使报喜”图案,中国民间称其为“报钱”。以上几种外国银圆,一般均比中国的机制币,即“袁大头”银圆价值高,袁大头银圆(含银成分七钱二分)的重量为约27克。

此时中国各省造币厂所铸的各种银币,只有新疆银圆成色优良,为外界所重。因新疆银圆含纯银七分二厘,其成色远胜于外地所铸的银圆,故其价值亦较高。其余各省造币厂所铸银圆,或含银不足,或质地较低,均不受珍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