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朝珠有假的吗?

郗若云郗若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今天看到有人还在转清代老朝珠有假的文章,转来转去,就没见有人出来正告一下这些新手们,这篇文章是08年的,当时收藏界就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了。清朝的朝珠真的会有假吗?能流传到现在的正品率应该还是很高的。

以下是08年的文章:最近见各大网站都在转一篇文章,说的是清代老朝珠多半为假。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根据清代官员服制及品阶规定、有关史料记载及清廷法典,论证朝珠不属于清代官员的常服用品,并指出现在流传的清代圆板空心朝天珠多是假造,其材料是以玻璃烟泡冒充。但是,这个说法存在很多硬伤,现列举如下:

一、根据此文所述,清代未考获功名之人不可使用朝珠,而考获进士乃至状元者,佩戴朝珠为时时警醒自己不坠青云之志,此说法难以成立。

从清代官员服制来看,朝珠系戴于衣外,不系于衣服之内的。而衣内之胸肩所系者为抱月领。也就是说,只有朝珠,没有抱月领才能说是衣外衣内都合规。然而,考证历史,真正符合此规范的,似乎只有长袍马褂式的囚服才符合这个标准。那么,如果按此说法,凡是穿长袍马褂的都要带朝珠?这可能吗?朝珠既然不系于衣服之内,那么,又是怎样贴在胸前,不会翻落?更何况,朝珠还有一种,就是系于衣服之内,以系带实穿在身上的。此种朝珠,则不能像系佩在衣服外之朝珠那样,系之牢固,以免晃动。古人为何不用系于衣服之内之朝珠,而用系于衣服外面的朝珠?这难道不正常吗?

二、根据《清史稿·舆服志》规定,朝珠系官员职衔之一。

众所周知,朝珠是中国宫廷特有的佩戴物品。虽不能代表全部清代服饰文化,但也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服饰文化,具有其特定的佩戴职能。其主要用于朝会时候佩戴,用以区别等级,所谓“朝冠用赤犀极柔金丝填纬,冠顶起经横截之”;“凡骑木鹄,拜舞于朝,服赭襜;朝谒于亲,服雀带。”而清代,规定在京六品以上,在外七品以上,许着朝服;余者,不准。

三、按照清代法律规定,仿冒朝珠,造假者可处以绞刑。

按照《大清律例·诈伪》之“造伪伪误害命条”:“伪造经史诸书,文义舛错者,斩决。违者,腰斩。造失真物,不如原物之数者,笞五十。”,可知,对于造伪朝珠者,当时是处以绞刑的,而如今这些造假者,不过是受点儿监管处罚而已,这是执法不严的表现。

四、古人在服制中严格区分朝服与常服、典礼服与便服。

常服,即平日的便服。因与公服相似,故又称“工作衣”。其用料和制作均有严格规定。按制,七品以上之官,许着石青、葫芦布、茄襕布、香牛皮之衣。五品以下之职,用茶褐、纱、绢、丝之衣。

五、清帝在乾清宫举行家宴时,命朝珠为“筵中之宝”。

皇帝家宴,臣属为陪宴之宾,仅命朝服,不戴朝珠者,亦许入坐。可知,朝珠之珍贵,非朝服可比。那么,既然如此,又岂有让贱木之朝珠与贵金之朝服相勾结之理?

总之,此文所谓清代老朝珠多半为假之论,其证据力不足,结论值得怀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