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韩宁宁多大了?

盖灵媛盖灵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我了解,应该是197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 20世纪中叶,书法在大众生活中开始走向没落(这里指的是实用功能上的减退);而与此同时,一种新式的硬笔书法逐渐兴起并风靡全国。许多青少年因为练字方便,开始抛弃繁重的毛笔字练习,转而练这种笔画规则而且易于表达的硬笔字体。 作为当年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少年,我也曾经临过几本硬笔字帖——《钢笔字帖》(卢中南)、《毛笔书法教程》(刘颜涛)等。当然更多的是无字的描红:《田英章楷书字帖》、《庞中华硬笔楷书》等等。每天放学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毛笔或者钢笔蘸水在方格纸里面抄课文或者古诗。虽然后来上学走了,离开了农村老家,但是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以至于现在看到那些没有印着“田英章”、“庞中华”字样的方格纸都会有一种亲切感。

当时我在想,能够写出这么好看的字的先生们一定都很帅吧!于是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后来我进了县城高中,学习压力一下变得更大了。为了缓解视觉疲劳,老师建议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我记得我的好朋友李阳(他后来的名字我很熟悉,不过那时候还不知名)为了写出一笔好字,专门用硬纸板自制了一个类似毛笔的装置,上面套上一根细钢丝用来控制笔尖的力度和角度。每当我看到他用那个奇怪的装置写字的时候,总是特别好奇,于是也买了一个仿制。直到现在那个装置还在我的抽屉里放着。

那时候能买到的好像只有田英章和庞中华的字帖,他俩好像一直被人们称为“硬笔书坛的‘田’、‘庞’”。我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什么展览,在那个人群拥挤的展厅里最显眼的的位置,就竖着两块展牌,分别写着“硬笔书法田英章作品”和“硬笔书法庞中华作品”。 这么多年过去,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无论到哪里,只要看到写着“田英章”或“庞中华”字样的毛笔、硬笔字帖,总要驻足停留,看着那熟悉的字样,回忆起童年、少年时代那段美好的时光。而现在,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每当看到他写得汉字歪七扭八的时候也会想起小时候自己写字不认真的情形来…… 而今天再回想起童年往事时,我最先想起来的总是一笔一画临摹的那些田英章或者庞中华的字。也许对于成年人世界里的功成名就来说,这些字显得幼稚而又可笑,但是我心底里始终保留住了这份单纯的美好记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