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字谁写的最好看?

扶波扶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这里再贴一次,但是有改动,删掉了一堆废话。 因为题目要求写“中国”而不是“汉字”,那我就只谈“中国”这两个字。 “中”在战国时代早期写作“仲”,比如《荀子》中的“仲尼”(孔子)。但现在的“中”字,据说是秦代的诏版文字。 关于这个字的字形演变,网络资源很多,就不配图介绍了。 这个字最特殊的,是它是个会意字,“丨”表示土地,“口”代表人口——就像今天说“国土”,说"领土",读作zhōng. “国”的写法就太多了。先秦文献里多数情况是“或”,后面加一个表示地域性的词缀“之”,合成“国”。比如,《孟子·梁惠王上》里的“广土众民曰国”。 但到了春秋末期,出现了“国”没有“之”的情况。《礼记·檀弓下》里有“国庙”。又《春秋·襄公二十六年》中有“冬,公会晋侯、宋公、卫公、郑伯于邢丘……故书‘邢’为‘国’”。这里的“国”,就是今天的“国”字。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国”字呢?因为要表示的国字和“或”同音,而“或”又有“国”的意思。所以为了区分,需要新造一个字。 这个新创的字特别有意思,上面是个“戈”,下面是个“或”。也就是说,把“或”的一部分切成末,放到“戈”里面去。 所以这种字体的新“国”字,也称为“割股式”或者“从刀”(古文“割”“刀”通假)。

这种新“国”字,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现代汉字体系里不再区分「國」与「国」,但是台湾省现行课本中学语文(必修一)第一章仍分作两字。 这种割股式的“国”字有一个问题,如果用在句子结尾,念作第四声的话,读音和第一声的“或”混了;而如果用来表示否定,如“不国” (不如),“无国” (没有什么),那又和第三声的“何”混淆了。于是,宋朝以后人们又创造了个新字“囯”——上面两个“口”,表示国都,下面仍然是“止”。

不过,这个字非常别扭,除了多画外,还多了个意思——“国都”。 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命文臣们重新整理汉字,这些大人爷们居然觉得“国”字不好认,“囯”字太费解,怎么都不满意。 最后,一位姓施的大人出了个主意,他说,“国”字很好啊,简体字写起来简单,繁体字看起来也不复杂,至于别人不认识,那是读书人自己不努力! 于是,“国”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