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的代表是什么?

万俟正然万俟正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君子比德于玉焉”,《礼记》这样描述玉的德行,作为六德之一的仁,成为评判玉石的第一品德。 古人用“仁、智、礼、乐、忠、信、德、义、廉、耻”来衡量人的德行,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拥有德性的灵长动物;同时人也是社会动物,需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因此道德在人与社会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作为物质材料的玉石同样具有精神的属性——“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所以玉也被赋予了道德的意义。

从原始社会的玉琮、玉璧等礼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玉佩、玉带钩,人们利用不同的雕刻技法,把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史前文明中就已经出现的纹饰或图象刻录在玉石上,以表示尊卑等级和礼教制度。 西周时期,人们将玉圭、玉璧、玉璋等礼仪所用器具的形制和尺寸作为判断尊卑等级的根据之一。到了唐代,大臣们朝见皇帝时必须佩戴指定的玉进贤冠,颜色和形状有差,代表地位高低不等,而唐玄宗根据汉文帝时分等级给大臣们吃肉的典故,把这种制度美化成了“赐宴则依品命,进馔则有章服”。

唐宋之后,文官们都按照级别高低戴不同颜色的帽檐,而武将们则以冠上的装饰物来区分官阶——宋代“顶戴花翎”中的“花翎”就是插在冠顶的孔雀羽毛,这跟今天香港警察的警銜标志颇有相似之处。 明清两代,官员的顶子(帽子)有了专门的名字叫做“顶戴”,按品级分为蓝顶、红顶,最低级的衙役也有蓝顶;而平民百姓如果冒领了蓝顶戴,就会遭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