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抛光翡翠?

陶定周陶定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的工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他们不可能把翡翠雕得太薄太透。而且那个时候的工匠不知道什么是种水,所以他们的设计也不会去刻意凸显水的透明度。 现在的翡翠加工都是先雕刻后抛光,而古时候则是反过来的,他们是先抛光然后打磨出轮廓。这样反而更能保留翡翠原有的颜色和光泽,也更容易突出透明度。

古人们先用上等的玉石材料雕刻成玉柸(也就是半成品),然后再进行抛光处理。 这里就要提到一种叫作“灌浆”的制作方式了。就是把抛光好的玉柸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倒进一个容器里,盖上盖子,用力晃动,使玉柸表面变得光滑明亮。

当然,这还只是初步的抛光,只有经过反复冲洗、浸泡,再加上人工打磨,才能制成最后的作品。 由于材料稀缺以及工序复杂烦琐,古人制作一件玉器往往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遇到了材质很好的玉石原料,工匠们会把它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做成不同的器物,以供不同场合使用——这就是所谓的“分料”。 比如说一块材料很不错的原石,可能根据造型的需要被分成两半或者四段,然后每块再雕琢成一个不同形状的挂件或者把件。 在分料的时候,要考虑原石的整体形态以及在雕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废料情况,尽量保持材料的使用率和完整率。

在制作用品时还要按照用料的大小、颜色的差别、质量的轻重等对材料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优势,使得最终的作品看起来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 除了“分料”之外,还有“抽料”——也就是选取中间优质的材料部分用于雕刻。 如果遇到质地细腻、色彩艳丽的部分,还可以进行“巧色”的处理。 “巧色”就是在雕刻中充分利用原料的天然色泽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手法。

比如在翡翠雕刻中经常能看到“巧色”的应用,那就是利用绿色部分的色调、色相的变化来进行雕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