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脱砂?

干弦蔚干弦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了解“脱砂”这一概念在珠宝界的含义。 “脱砂”并不是指玉器表面的抛光粉没有清洗干净。如果是因为表面抛光粉没洗掉而影响了美观,这仅仅叫作“失蜡”或“失光”。 所谓的“脱沙”,其实是指玉器经过打磨抛光后,由于内部结构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了缓慢的位移变形现象;或者因受热而产生的物理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脱纱(声)”或“脱胶”。

可以理解为:原本镶嵌在翡翠晶体之间的纤维状物(硬玉颗粒),在经过打磨抛光之后向两个方向散开,就像丝绸被撕裂一样。 这样的描述可能还不够形象,那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就更容易理解些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脱硫(音shā)”和“裂”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脱硫(音shā)”是一种无裂痕的破坏形式,仅仅是结构的变化以及表面光泽的减弱;而“裂”则是玉石表面出现纵横交错、长短不一的裂痕。虽然二者都会影响到玉器的品质,但是“脱硫(音shā)”并不一定会使得玉器价值大跌,而“裂”一定令其贬值。 那么,造成“脱纱(声)”的原因有哪些呢?

1.抛光时温度过高导致。

2.雕刻时用力过度导致。

3.自然损耗(风化)所致。 但以上原因都是导致“脱纱(声)”的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目前对于“脱纱(声)”发生机理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定论。有学者认为[1],硬玉矿物的颗粒间结合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串联(串联结构)、并联(并列结构)、聚片双晶(复瓦片状结构)以及无定向排列。其中并联和聚片双晶是最常见的两种结构。

一般情况下,并联结构的玉器容易“脱纱(声)”,而聚片双晶结构的玉器则不易“脱纱(声)”。这是因为并联结构中,各相邻硬玉矿物间的接触面并不垂直,而是形成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当玉器受到外力摩擦挤压的时候,这个接触面就会上下运动而产生磨损。这种相对运动会导致接触点处的晶体产生微小的塑性移动,并且使部分离子相互交换位置,这样就在表面形成了凹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脱硫(音shā)”。 而聚片双晶结构的玉器,由于各晶体之间是通过双晶链连接而成,所以外力很难直接作用到单个晶体上,一般不容易发生“脱纱(声)”。只有当双晶链中某个环节断裂从而导致整个结构失去支撑才会产生“脱纱(声)”,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