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漂白?
楼上的诸位,你们的答案都不正确哦 漂白和酸洗的概念不要混为一谈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翡翠的“漂白” 在介绍什么是漂白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翡翠形成的过程——
当翡翠处于原始状态(也就是翡翠刚刚由岩石中产生出来的初期)的时候,它是一种质地疏松且含有铬铁矿等内含物的岩石,颜色也普遍较为暗沉。 当这种原生矿石受到强烈的地壳运动挤压、冲击与熔融时,它的结构会逐渐变得紧密,而且内部的铬元素也会逐渐聚集到一块儿,从而形成翡翠。 这时的翡翠,就是人们常说的“毛料”了。
而毛料的颜色通常呈绿或灰色,比较淡。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翡翠还没有经过充分浸泡的缘故…… 但是随着地壳压力的不断减少,毛料所处环境中的水和化学物质便会渗入其中。它们会对毛料中含有的铬元素进行腐蚀,并促使铬离子与周围的无色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绿色翡翠。 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来说,大约是20年到50年不等(所以那些几十年前的老毛料,才会那么珍贵啊) 这就是翡翠的形成过程了。我们不难发现,它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化学处理步骤,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漂白”过程哈~ 不过既然提到了翡翠形成的化学变化,这里我还要再强调一句:虽然一般只有绿色的翡翠内部才含铬元素,但它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其实是铬离子所形成的铬盐与周围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缘故。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绿色的翡翠都是天然形成的,那些被染色的翡翠,虽然可能看起来也很漂亮,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翡翠嘛~~
那什么是翡翠的“酸洗”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个概念——“脱玻化作用”(又称作“崩解作用”),它是翡翠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哟!所谓“脱玻化作用”,就是一种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它会使得翡翠原有的晶体结构崩溃解体。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本位于翡翠内部的细小矿物会被析出,并被重新填充进翡翠的结构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翡翠会有絮状物的原因呀~) 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原本质地粗松且颜色暗沉的翡翠毛料,就会因为内部结构的重组而出现质变:原本无色的部分变成了翠绿欲滴的绿色;原先有色的部位则变成了更浓的正绿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种翡翠经过了人工的处理,因此在它身上是找不到任何杂质或者裂纹的!这可是天然的翡翠所达不到的效果哦~~~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所谓的“酸洗”其实就是用某种强酸来对翡翠进行溶解,以使其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牢固可靠的一种工艺而已嘞~~~~ 所以说,你看见的那些用强酸泡过的翡翠,其实都是经过酸洗处理的翡翠而不是未做处理的翡翠喔~ 不管是“漂白”还是“酸洗”,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翡翠的品质和价值,但这都已经是现代工艺所具备的内容了。至于以前的翡翠,大多都是不经过这些过程的呦~~ 想了解更多珠宝/玉石的基础知识吗?想学习更多关于翡翠鉴别的小技巧吗?记得关注我 @Cora的珠宝课 每周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