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书法?

滕林贺滕林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作为闻一多先生的弟子,很荣幸能就先生的书法谈一点我的看法。 关于闻先生的书法,流传的书法作品不多,主要有《李敖序》、《七子之歌》等。另外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和图书馆等地也有先生的部分手迹(如“清华园日记”部分)收藏或展出。此外就是一些学者在相关论文中引用过的闻先生的零星小字及信札了。这些也足以让我们了解大概的情况。 在先生弟子中,与先生的书法关系最密切的,我想应该是两位:一位是著名画家李桦教授;另一位就是我们著名的书法家张珩先生。张先生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古董鉴定家和收藏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在北京美术界曾出现过一种现象——即许多知名学者,如顾颉刚、吴宓、邓广铭等都有书法作品面世,而且水平还相当不错.据说其中一部分还是经过专业训练而得来的.这似乎成为当时文化人学习书法的一个风潮,但具体原因已不得而知... 据张先生自述:当时他在清华大学任教.闻先生任文学院院长时聘他为古文字学助教.他们师生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先生除了讲授自己的课程外还对学生进行书法训练.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钟,先生在清华图书馆后一个平房教室里给学生上课.这个教室是借来的,窗上装有铁栏杆.陈先生和张先生都坐在临窗的一边,面对一群坐在旧桌子上的学生讲课.他们讲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字形的结构以及如何运笔.那时清华的学生基础好,又肯下苦功钻研,所以进步得很快(见张珩《我读》一文).从先生授课的细节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1978年,我在北京参加全国文物考古学会会议期间,有幸拜访了张珩先生,并请教了一些有关闻先生书法的问题.关于先生书法的形成,他讲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就是上述的闻先生对学生的书法训练.其二则是抗战时期张先生的经历———当时他从北平逃难来到昆明,住在西南联大附近的一家旅馆里,正好与先生住得不远,于是就常去拜访…… 张先生说闻先生很喜欢与他谈论书画,常常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他看.有时还当场题跋.张先生说有一次他拿出一首宋人的词给先生看.过了一会儿先生把这首词抄在一张纸条上给他.这张纸条现由他的女儿张宁女士保存着。

上面说到在闻先生门下有两名弟子书法造诣很高,他们是李桦和张珩.前者著有《中国民间绘画》一书.后者著有《中国古代铜器综述》等多部著作,并且擅长鉴定古玉.解放前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多年.其书法则被公认为民国以来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曾多次给我写信,寄送一些书法资料.他还经常以自己精深的学识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指导我的书法创作.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都在十年浩劫时被毁了.

优质答主

1963年,闻一多先生因“反右”运动而病故,他的学生胡仲持在整理其遗物的时候收集到了他的一些书稿和墨迹。 当时这些资料没有发表。后来整理出版了他的诗文集、全集。同时整理了他的部分诗词和古体诗的墨迹(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那些),还编了册子。 再后来,就发现他在西南联大时期写的字不少,比如《蜀道》等诗词,还有《唐诗三百首》等。再后来的作品有《楚辞》全本等等…… 他自己觉得写得不错的,或者是有特殊意义的,或者有历史价值的,他自己都留下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